一期一会,云上夏意浓。2022年7月8日,隶属第20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2022)的第八届房颤护理学术论坛之护理研究生线上论坛圆满举办。本着鼓励护理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美好愿景,论坛邀请到护理领域一众大咖,涵盖宏观前瞻、论文写作细节等广泛议题,促进多学科专家交流的同时,更有对研究生同学的直播面对面答疑解惑。知识与才华并举,关爱与热情同列,奋蹄追梦筑年华,共同展望护理学科传承与创新的魅力。
论坛开幕环节,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铁英教授(贾立红教授代)主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秋敏书记、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处潘艳处长分别致辞。大医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团队是医院一张亮丽的名片,更以护理人的执著和坚韧而努力奋进;从2014年第一届房颤护理学术论坛以来,取得长足进步,研究生论坛走向成熟,影响日益扩大。持续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培养和聚拢护理人才,共筑人才高梯;故有回顾过去的硕果累累,展望未来的前程似锦。
论坛整体时长近10个小时,包含两个版块,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慧芳教授、史铁英教授、张秀杰教授协作主持;每个版块就议题逐一推进,均设有单独的专家嘉宾引言与点评,再由专家讲者或研究生PPT展示详细讲解;共包含14项议题,来自全国的近二十位专家尽显别样的学术精彩。由研究生参与的互动发问或课题汇报,虽声音仍稚嫩,但求知正当时,活力感染性极强。
Session 2 筑梦篇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刘彦慧教授的开题引言与点评中,北京中医药大学郝玉芳教授就《医患共同决策视角下的肿瘤患者症状管理决策辅助工具的开发与应用》题目报告,叙及医患共同决策在国内外均仍属一个相对较新的提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学仍不充分,故以实例展开,介绍了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肿瘤症状远程医患共同决策辅助工具COSTaRS项目,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在此方向上的国内本土化探索性研究。
在首都医科大学肖倩教授的开题引言与点评中,海军军医大学周兰姝教授报告了《基于实施科学的干预性研究概述》,讲到实施科学的发展目标在于经由实施性研究与循证实践,缩小证据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在不同医院实施研究的方法是多变的,不变的是证据产生本身,注意研究的情景性,强调研究的系统性,不仅注重研究的有效性,还要关注到如何实施才能达到更佳效果。
在新乡医学院罗艳艳教授的开题引言与点评中,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志稳教授报告《系统评价常见问题剖析及写作规范》,研究证据向系统评价转变就好比种了小麦变成面粉的过程,如网状META分析;其后才是再变成证据总结、实用指南,直至使用者根据自身所处的特点与资源支持转化为可落实的形式;报告以期刊文章为例,分析了系统评价中文献检索、纳排标准、写作等所需的规范与要点,既是对研究路径的再现也是对研究思维的核实确认。
在中国医科大学李小寒教授的开题引言和点评中,复旦大学胡雁教授的《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整合》,护理是研究人类健康对护理反映的学科,质性研究是护理领域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和民族志(文化面)研究;如研究患者在诊疗中的真实体验等,从微观到宏观,在健康决策中倾听患者的声音,反映脆弱人群的需求;而META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世界观,是种多元整合过程。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范宇莹教授的开题引言和点评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王增蕾教授的《学术英语论文的撰写与修改》报告阐述到,多方面原因要求学术英语论文撰写这项基本功,即使对英语母语研究者并非易事。报告逐项解说了英文论文各级提纲表达的要点及应遵循的规范,文章不但要将研究本身说明白,还要考虑到阅读者、审查者的思路或应用方式,有些较好的论文范例值得借鉴,积累自己的语调库。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慧芳教授的开题引言与点评中,《国际护理科学(英文)》编辑部王红丽教授的《SCI论文的撰写与投稿》报告,开篇概括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论文写作就是要讲好故事,需要有一个本身好的故事,即选题有其必要性意义;其次写作符合规范,便于读者理解,也便于编审通过;为此了解审稿的角度,不同期刊的领域和要求。
Session 2 追梦篇
Session 2 追梦篇主要由来自不同医学院的8位研究生同学做议题报告,邀请到护理学杂志社颜巧元教授和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邓寒羽主编逐一指导,主要涉及研究选题的适宜、新颖性,文章撰写架构的规范和完整性,文献使用的适宜性,以及研究内容有无偏驳、是否完善充实等。研究生同学认真地汇报,专家认真地给出见解,纵然其中多了几分鼓励和包容,也努力将更优的一种研究情景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关于医学研究,关于临床护理研究,将是陪伴莘莘学子一条长长的路,一场又一场追逐梦想的路;不仅仅是线上参会地同学,还包括每一位在读的医学生,若干年后,CAFA论坛很可能就有他们长成后飞起的留影。
下面四位同学在报告后,有幸得到颜巧元教授细致点评,谨此略记。
北京协和医学院杨浩杰分享《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该报告选题新颖,只是国内现有文献关于心衰安宁疗护的支持可能并不多,在国外文献资料下,这一议题对我国临床护理的启发值得挖掘,思考可借鉴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值得在讨论环节展开;再者,作为一篇综述,需力求文献检索全面。
辽宁中医药大学王凌雯分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报告流畅,选题不错,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可见下功夫做了文献收集;现有题目或许可以更聚焦、落地些,如基于症状和随访的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策略,就更能打动期刊编审;再者,尽管综述是基于文献的,只有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庆分享《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房颤的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汇报清晰、流畅;一般现状调查要跟进影响因素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房颤是非致命性、短暂的,更多依赖术前考量;从临床护理研究角度,研究对象最好是亟待护理层面特别关注的重要因素。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纪晓旭分享《远程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该内容的选题还可以更聚焦、具体些,题目上泛泛地讲研究进展不容易呈现内容的特色,容易失焦。研究内容上,除了干预形式,还可论述到干预的内容,每一项干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纳入都有理由,这样就能拓展研究的丰富度,避免单薄。
下面四位同学在报告后,有幸得到邓寒羽主编的细致点评,谨此略记。
大连医科大学唐旭报告了《智慧医疗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技术焦虑现状及影响》。该议题有一定热点,智慧医疗、智慧护理、老年护理符合国家层面的关注;所探讨的老年患者应用数字技术所表现出的“鸿沟”即属于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具有创新性;尚待强化的研究的独特性,围绕本议题研究人群的深挖并对后续有所价值。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楚涵分享《冠心病患者锻炼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汇报清楚、流利,现有PPT文章结构不够完整,稍显仓促;对样本量、研究对象的选择规则没有说明,介绍项目时有必要交代;再者报告中所提锻炼动机出现问题影响了临床护理,应回溯到患者状态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大连医科大学涂舒涵分享《远程康复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展》。由内容汇报可知,做了很多工作;从向期刊投稿角度,一篇好的综述需要一个团队多元的支持,使文章架构和参考文献得到更系统的指导。普通综述也带有叙评的成分,需要结合临床有所思考,团队成员的参与至少在文章形成流程上有助于引入指导。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璐分享《乳腺癌患者放射性心脏损伤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该报告选题当属创新,但从文章撰写角度尚待调整;如对被研究领域的现状尚未描述清楚,引用文献比较过时;整篇文章采用四十余篇文献,大多是六七年前甚至更久的,这从投稿角度很不利;再者,乳腺癌针对的是女性患者,所以护理干预方式应更针对女性患者设计。
长按二维码观看大会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