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菊英教授 上海中山医院
《国际循环》:东方会已经走过六年,本届会议有何亮点?
钱菊英教授:东方会总体目标搭建一个心血管学术交流的平台。六年来一直秉承办会的宗旨和传统,发展的越来越好,这主要源于一直以来的坚持。
首先,采用坛主负责制。可以说,论坛负责人是整合上海地区心血管领域研究、医疗等工作的专家们的力量,把东方会办成了高水平的综合性心血管病会议。坛主各自组织运作各自论坛,对各个论坛的设置,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一年比一年丰富、深入。
第二,与时俱进与广泛参与。比如之前基础及干细胞论坛,今年更名为转化医学论坛,体现了不断发展与重新修正的过程。针对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论坛,冠心病介入论坛有冠脉学习园地,节律论坛中有心电图的培训。可以说,多论坛的设置,对于从事心血管领域的各个级别医生,包括从基层、中心医院、或三级医院的医生,都可以从东方会上找到各个感兴趣和适宜的学术内容。
第三,节约成本与实践传授相协调。我们一直设置的手术演示主要集中在是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为了节省传播的费用支出,我们还采取新的演示形式,如手术录播。希望针对技术的讲解,新技术的应用,让更多的代表广泛参与,并经过现场多名专家的精准讨论让参会者获益匪浅。
《国际循环》:您作为冠心病介入论坛的坛主,今年有哪些特色?
钱菊英教授: 第一,手术转播与多种形式并存。今年是上海胸科医院(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钙化病变)和上海第十医院(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进行手术演示。邀请到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包括新技术和热点话题的讨论。另外还设置冠脉学习园地,模拟中心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临床研究公布专题,全部为国人自己进行的临床研究,不断开拓国人循证之路。
第二,内容涉及广泛。比如冠脉影像和功能评价的讲授,包括血管内超声,OCT,FFR等。之所以包括这些新技术,很重要的一点是介入治疗时,只有针对那些存在客观缺血证据的患者才能使其从中获益的。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评价的的进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好地理解病变的工具,合理使用一定能为患者带来获益。
第三,覆盖多层次,多角度。特别设置的培训课程,非常适合基层或初学者,如冠脉学习园地。还集中进行病例讨论,针对技术操作、策略选择、并发症的处理等。相信这些都会对参会者非常有帮助。
《国际循环》:对于复杂冠脉病变,临床有哪些治疗决策?
钱菊英教授:原则上来讲,对于复杂病变是冠脉介入治疗(PCI)还是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除了应用国内外指南的推荐,还一定要结合患者本身的特点,例如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对外科开胸手术的耐受性、患者的意愿等等综合考虑。例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目前大部分的证据支持更倾向于外科搭桥术,其远期预后优于PCI,即使是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对于左主干病变而言,病变复杂程度评分(如SYNTAX评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对于孤立的左主干开口处、体部病变以及左主干合并单支血管病变,高质量的PCI治疗完全可以和CABG媲美,但患者如果情况较复杂,则需要再次血运重建的概率就会升高,显然CABG也是一种选择。因此应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制定最适合的治疗策略。近年来,用于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器械和技术均有了很大的进展,CTO病变的PCI成功率总体有提高,但术前了解靶血管供应区域的心肌存活性和功能对CTO开通后患者的获益有重要影响。